如今市場競爭壓力越演越烈,地板這樣的傳統(tǒng)行業(yè)完全靠價格來博眼球,讓人血拼到底,這樣的選購難免會踩坑,為了讓大家在選購地板時避免吃虧上當,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了解這方面的知識!
貼面板,也叫貼皮板
在劣質的實木基材上貼上0.6mm—2mm厚度實木木皮,以充當純實木地板銷售蒙騙消費者。
此類地板因選自劣質基材而導致質量不穩(wěn)定,并且使用粘合膠將木皮和劣質木材壓制在一起,容易造成木皮與基材剝離,并存在一定的甲醛含量。以圓盤豆為例,有的用的是圓盤豆貼圓盤豆,差板當做好板賣,還有更惡劣的用的是一些差的木種,貼上名貴木種的面皮。
用過一段時間后的貼面板容易出現面皮脫落,場面相當尷尬。
現在做假的工藝爐火純青,還有雙面貼皮的,一般消費者很難區(qū)分開來,行業(yè)內的人不仔細看也難看得出。此種板存在甲醛污染、使用壽命大打折扣,給家裝留下太多隱患。
印花版
在諸如蟲眼、花斑、黑點、裂紋比較嚴重的劣質木材上,通過轉印工藝印上各式實木木紋,掩飾蟲眼、花斑、黑點、裂紋等木材缺陷,以充當優(yōu)質實木地板銷售蒙騙消費者。
印花板是多采用劣等級木材做基材,地板質量不穩(wěn)定,木紋不自然...同時,由于漆面涂覆工序少而導致漆面易脫落、開裂。
通過表面木紋可以進行簡單的辨別,實木地板木紋自然,印花板表面木紋是人工印上的,大面積裝起來,基本沒有色差,大面積當中總能找?guī)灼且荒R粯拥膩?..有些工藝差的,背面和正面的木紋也完全不一樣。工藝好的是做雙面印花的,而且板子拿來起很好看:平整度、工藝都天衣無縫,甚至比正宗的實木地板看起來還要漂亮。
實木地板是純天然的,每一片都是不一樣的,也因為這樣才有變化,是活的,有生命力的,印花板和復合板一樣紋路都是人為做出來的,看久了是死的東西,容易產生視覺疲勞。
當然也有些樹種本身木纖維特別細,沒什么紋路感,這種細看也是有極少的色差,這是木質的原因,和印花板不是一個概念。
以假亂真
“造假的目的就是為了追求高利潤,因此,以次的木頭來冒充好的木頭、以便宜的樹種來代替名貴的樹種是最為常見的手法之一?!?/p>
以假充真的手法可謂多種多樣,小廠家和不良地板商利用消費者對木材辨別能力不強的弱點,將某些板材調色上漆,使其表面看起來像另外一種材質。
比如把甘巴豆等價位較低的木頭調色處理后,當成黃花梨、菠蘿格等材質來銷售;而杉木經過染色之后,也可以“炮制”成各種名貴樹種。
被仿冒的多為市場上流行的高檔樹種地板,一些略有“良心”的商家就用花紋和肌理相似的樹種來代替,比如有的以類似龍鳳檀紋理的代替龍鳳檀。
但只要是做這一行的,對比兩個樹種的紋理就很清楚,意味著如果消費者將此木當彼木,鋪一個10平方米的房間,就得為此多花冤枉錢。
貨不對板
由于消費者在店內看到的只是展示樣品,一些不良商家就在銷售環(huán)節(jié)上做手腳,消費者在店內看好的地板,送到家里就換了其他材質或樹種的地板。
如果在訂單或合同上沒有注明清楚樹種、等級、規(guī)格,消費者就只能是“啞巴吃黃連,有苦說不出”。
貨不對板慣用的伎倆是濫竽充數,店內展示的是優(yōu)等品,交貨時往往其中摻雜了一等品甚至合格品,商家將不同等級的地板放在一起,差板充次板,次板充好板,然后以最高等級的價格來出售。
由于每個等級之間價格相差20~30%,商家因此又額外賺了一筆差價,而消費者盡管多掏了錢,但買到的卻是質量讓人不放心的地板?!?/p>
誤 導
實木地板生產流程對技術要求相當高,即使同樣的樹種,同樣的坯料,不同規(guī)模的生產廠家來加工生產,其成品地板的品質也會相差很大。
實木地板的品質優(yōu)劣最關鍵就是其抗變形能力,天然木材有濕脹干縮的特點,所以未經深加工的木材很容易變形。
作坊式工廠在生產過程中,由于在坯料干燥等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不具備成熟的加工工藝、方法,因此生產出來的地板質量極不穩(wěn)定,難以與正常標準生產出來的地板相提并論。